雾灵山下的和美小山村
2025-04-0215时12分 浏览次数:

冀时客户端报道(河北台 李亚玲 承德台 杨枷琪 兴隆台 李桂东 李慧)远山苍翠、近水涟漪,街巷整洁、小院悠然……在承德市雾灵山脚下,一个200多户、700多口人的小山村,坚持党建引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森林乡村。特别策划《赶考路上党旗红》,今天跟随记者一起走进兴隆县雾灵山镇塔前村。

春暖花开,记者来到塔前村,古朴素雅的民居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道路通到各家各户。村口的广场上,凉亭、步道、健身器材等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三两成群散步锻炼、拉家常、话农事……“现在村里环境搞得好,我们家家户户养成一个习惯,每天早起打扫卫生。环境搞得好住着都舒服,大家特别满意。”谈起村里的环境,村民们这样说。

乡村美不美,关键看环境。塔前村党支部书记王长发告诉记者,无论啥时候来,村里大街小巷都很难寻到污水、垃圾。随便走进一户,屋里屋外都整齐干净。这样的自信来自于,他们制定的“一总四包”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即村党支部书记负总责,村“两委”干部包片、保洁员包责任区、党员包胡同、各家各户包门前屋后。

走在塔前村主街巷,王长发邀请记者随机走进一家小院,只见厨房、厕所的地面和墙上,洁净的瓷砖反射出亮堂堂的光;阳光房里,几十盆鲜花绿植正悄然绽放。王长发说,他们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首场硬仗,将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建立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机制。“我们组织卫生标准户百户展评比,村民们互相观摩每家每户的卫生,最后评出标准户上榜。定期观摩、不定期巡查,实行动态化管理,形成了大家争创美丽庭院的浓厚氛围。”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塔前村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日常保洁市场化、农村管理社区化、治安防控数字化。

人居环境改善不仅提升了村庄“颜值”,更激活了发展“引擎”。塔前村依托美丽环境,组织整村连片发展乡村民宿,2024年实现村集体收入2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2.2万元。“村‘两委’引导村民把闲置的房屋装修修缮,开办农家院,发展乡村旅游。目前营业的有14户农家院,能接待游客300多人。”塔前村村委委员王怀成说。

环境美了,人气旺了。为进一步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塔前村投资建设了集餐饮、住宿、娱乐、医疗等于一体的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该中心建筑面积1800平米,重点推行以村集体为主导的“就地互助”养老模式,为村内100余名65岁以上空巢孤独老人等解决日间照料问题;同时,面向其他村民、外地游客、附近工厂职工等人员开放餐饮,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2023年,塔前村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