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4047/2024-00023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发布机构: 兴隆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成文日期: 2024-12-31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兴隆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
2024-12-3110时59分 浏览次数:

2024年,住建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和全局年度目标任务,突出协调配合,围绕民生短板强项目,重点历史遗留问题,扎实做好项目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县城,较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开创了住建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攻坚克难,全面突破,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县城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配合城市体检第三方完成对兴隆县城城市体检。二是既有建筑能效改造提升项目,对我县安居小区、玉兴花园小区、通达楼、小红门楼、龙兴山庄(1#-7#号楼)、二中新楼、兴铁花园小区等7个无外墙保温既有居住建筑小区,进行既有居住建筑能效提升改造,目前已全部完成验收。三是实施兴隆县住宅小区电梯加装电动自行车智能阻车系统项目,积极筹措资金231万,原计划完成982部电梯安装任务,目前已完成1129部电梯安装工作,有效遏制电动自行车进楼充电问题四是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解决充电难等问题。已完成5300个充电桩加装任务,全县现有充电端口8977个,满足172个小区业主电动车充电需求

(二)回迁安置获得新进展。一是万和家园项目,共建设5栋住宅楼,包括2栋回迁楼,目前已全部完工,春节前完成交付二是兴隆融创城项目,4号地3栋回迁房已完工并交付;3号地块3栋回迁房融创公司不再建设,国投承接回迁房建设工作,已办理施工准备函,完成基槽开挖总工程量的70%三是高铁新城项目,9、13、14号楼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剩余回迁房用地无企业摘地,县政府拟采取异地安置方式回迁安置被征收人,正在征求意见阶段。四是城南变电站北侧项目,县政府拟采取异地安置方式回迁安置被征收人,正在与企业洽谈中。五是南土门环岛西侧项目,寻求有意向合作开发企业建设回迁房,解决5户商业回迁安置问题。六是后地一期项目,开发企业正在规划设计七是康养文化一条街项目县政府采取异地团购方式已全部安置完毕,福星公寓西侧项目已回迁安置完毕,团结西街改造项目已采取货币方式回迁安置完毕。八是支付融创、高铁、万和等项目地块过渡费3091万元。九是完成高铁地块中大修理厂,贾国斌征收补偿协议签订,支付高铁地块大有新村地下室、储藏间等补偿款442万元。十是确定融创地块雾灵山管理中心新址设计方案,办理土地规划手续。

(三)民生保障得到新改善全县共有公租房1386套,已分配1092套。与县国控公司完成保障性住房特许经营权转让事项。今年新增分配保障性住房82套,新增受理审核保障性住房申请家庭98户,腾退不符合居住条件的保障性住房11户,完成家庭信息变更32户,为上下楼不方便的业主调换房屋10户,催收欠缴保障性住房租金7户。二是稳步推进2024年度危房改造及抗震改造工作。20个乡镇共排查上报六类重点对象疑似危房266户并建立台账。组织第三方鉴定机构对疑似危房进行认定,将符合条件201农户及时纳入改造计划,其中C级150,D级48户,3个抗震改造户。现已全部资金发放到位。装配式住房任务数为5户,在建11户,均已完工,已向财政局提交资金拨付申请。三是自建房整治成效显著。对农村经营性自建房进行安全隐患再排查,共排查了289个村,4289户,未发现危房。四是农村住房全面排查。督促各乡镇按照省、市要求每月上报房屋情况排查表,截至目前,未发现危房。

(四)房地产业实现新突破一是解决企业融资难题。面对房地产市场不乐观的现状,我局不等不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继续扩大与各类银行合作,积极争取“白名单”贷款支持。对有资金需求的11家房地产企业,涉及新增融资需求8.01亿元,积极帮助兴隆鹏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鹏兴小区项目、兴隆县雾灵山阿那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阿那亚雾灵山度假休闲区四期、五期期项目、悦树湾项目、万和家园项目、兴隆御景项目、北京山谷项目贷款融资,分别获得承德银行贷款支持2700万元、张家口银行贷款支持6400万元、农村信用社贷款支持3200万元、承德银行贷款支持2000万元、农村信用社贷款支持1800万元、中国银行13400万元。二是消化存量房产。为加快构建房地产新模式,促进全县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依据县政府《兴隆县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要求,分别于今年7月15日至8月15日10月1日至10月31日推行商品房促销月活动,活动期间共有184户购房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销售19132平方米,补贴金额为3337526元;发展医养康养产业,指导6家企业自持商品住房13.85万平方米,其中中冶红石郡项目10.8万平方米、荣盛岭上江南项目1万平方米、兴隆御景项目0.7万平方米、北国森林项目0.5万平方米、鹏兴小区项目0.5万平方米、融创璟园自持0.35万平方米。截止到2024年12月31日,去化周期降至30.3个月。三是网签备案与产权登记。完成新建商品房合同网签1796件,网备1638件,合同撤销24起、变更8起;完成商品房所有权登记2108件,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321件,预购商品房抵押权登记321件,房屋他项权利登记1602件,存量房屋交易1128件。    

(五)重点项目进行新谋划。一是谋划4个市政工程,中横街(团结街至南土门环岛)及地下管网新建工程、团结东街至周边地下管网新建工程、兴湘路及地下管网新建工程、东关村地下停车场工程。二是谋划3个老旧小区项目,兴隆县居民住宅区公共区域消防设备设施维修更新改造工程、2005年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和对2005年后建成的部分小区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工程。三是从回购存量商品房用于安置住房方面谋划6个项目,分别是中冶红石郡地块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高铁新城地块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融创新城3号地块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黄酒馆城中村改造异地安置、东关村城中村改造异地安置、南土门城中村改造异地安置;四是谋划回收存量商品房用于保障性住房项目2个,分别为回收存量住房用作公租房项目、回收存量住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以上项目正在积极开展前期调研工作,并与可研单位、设计单位沟通对接,逐步开展可研报告及初步设计的编制工作。

(六)绿色建筑持续新发展。全县在建民用建筑共21项,总建筑面积25.19万平方米,其中本年度新建民用建筑12项,建筑面积14.49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占比达到100%,其中一星星级绿色建筑5项,计入高星级绿色建筑面积5.46万平,高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7.68%。完成装配式建筑预评价项目4项,分别为兴煜达小区1#住宅楼项目、兴隆县第三中学项目,鸣泉山庄3#楼、7#楼、9#楼、10#楼以及京北健康城4#、19#、40#楼,装配式建筑面积5.02万平米,装配率50%以上。综合统计本年度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及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占比达到新建建筑的30.74%。

二、明确目标、抓好监管,行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一)加大质量安全检查。一是强化建筑施工及市政基础设施安全管理。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为抓手,持续紧盯高边坡、深基坑、高支模、建筑起重机械设备、脚手架、市政工程有限空间作业等危大工程安全管控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围绕防高坠、防物体打击、防坍塌、防触电以及扬尘污染防治等施工现场管理要求,持续强化问题隐患排查治理,严格落实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措施,督促企业项目建立清单台账,动态更新问题隐患,逐条整改落实到位。二是质量监督方面。共监督建设项目46项,其中新开项目25项,结转项目21项。采用承诺制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报监登记6项,竣工联合验收工作15项。工程质量巡查4次,检查工程46项。推行并开展业主预验房制度3项,5个单体,共计发现问题50余个,并得到及时解决。

(二)强化实名制管理。配合人社部门做好农民工工资欠薪调处,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严格落实实名制系统的使用,确保不出现欠薪情况。截至目前进行了3次巡查,下发实名制系统使用情况隐患整改通知书30余份,要求企业立行立改。按照根治欠薪领域3+2重点整治工作要求,根据工作具体情况,我们对我县在建项目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排查,下发了劳务费不足告知书40余份,下发了项目保证金不足催缴通知书17份,要求企业按规定对劳务费和保证金进行补缴。两次累计33个项目劳务费不足情况进行了移交人社部门处理。

(三)加强扬尘动态管理。持续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管控采取现场巡查和在线视频监控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对重要设备、重点区域进行全程监控,将监管视角覆盖工程全领域,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有效提高了施工现场管理效率。检查发现一般安全隐患262处,扬尘污染问题45项,均已跟踪整改到位。通报批评企业9家,约谈企业3家。

(四)紧抓建设工程招投标。完成招标登记17项,对17个项目的开标、评标、中标全过程进行了监督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2个项目实行了评定分离。同时按照一标一评的要求对完成的17个项目的专行了专家评价。

(五)有序落实信访维稳工作。接收信访件30件,市长热线2130件,对信访积案,我局坚持以人为本,认真研究,制定化解措施,积极引导群众通过信访复查复核、行政复议、司法诉讼、仲裁等渠道来解决。

三、筑牢根基、创新引领,党建工作质效显著提升

(一)强化党建责任落实局党组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落实,常态化学习《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深刻理解政治内涵,严格落实相关责任。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制定责任清单和工作计划,做到分工明确,任务详尽,推动管党治党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县城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政治保障

(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局党组统揽全局,带领局机关党委下辖5个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牢牢把握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内民主决策,带领全局174名党员,不断增强战斗力和凝聚力,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筑牢战斗堡垒

)强化意识形态建设。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建工作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局党组议事日程,按要求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2次,传达学习上级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全局意识形态工作,及时分析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每月组织集中学习,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党员干部职工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同时,将意识形态建设落实到舆情处置和信访维稳工作上,明确职责分工,将信访问题逐项分类由股室安排专人做好排查稳控,对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市长热线、政府值班热线和县纪委、信访局转办的群众投诉件、信访件,建立完善登记、整理、督办、落实“一条龙”制度。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每季度召开局班子会对作风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分析研判形势,指导和督促作风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防止纪律松懈和以权谋私等问题发生。同时,持续深化干部队伍作风纪律整顿,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通过警示教育、谈心谈话、签订责任书等方式,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做到不触底线、不碰红线

(五)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条例》和总书记重要论述入脑入心,以案促学,真正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通过党员大会组织集中学习4次,集中研讨4次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2次,开展警示教育与案例通报4次,引导全局党员干部把纪法规矩内化于心,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四、执法为民、精准施策,执法效能显著增强

(一)提高思想意识,加强自身建设。一年来,坚持以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系列讲话精神为先导,始终把学习政策理论和法律法规当作首要任务来抓,充分利用培训、书本、干部网络学院等学习平台,学习党章党规,坚持阅读理论文章,用最新的理论武装头脑、拓展思路、推进工作。同时提高政治站位,确保执法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培训,使执法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扎实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

(二)履行岗位职责,狠抓执法工作。为更好的开展执法监督工作,我局干部职工深入基层,真抓实干,积极进取,敢于担当,不搞形式主义。一是加强工作力度,强化建筑市场管理。完成项目招标登记17项,对存在有三包一靠嫌疑的项目下发整改通知书,并督导企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下达劳务费不足的停工缴存通知书40份,要求企业按标准缴存到位。二是强化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竣工验收制度。监督在建工程项目46项,建筑面积88.14万平方米。对建筑工地建筑节能标准及商品混凝土企业开展“全覆盖”式检查,共检查工地50余次,民用建筑项目21个,商混企业18次,同时对混凝土试块、钢筋连接件、建筑节能材料进行4次重点抽检,下发整改通知5份。三是高度重视,坚持不懈地紧抓安全生产。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进一步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了安全生产监督力度,共下达安全生产整改通知书69份。为扎实推进“六个百分百”和“两个全覆盖”扬尘防治措施,定期对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和各建筑工地进行检查,共检查在建工地18个,126次,安全生产处罚2家,罚款6万元,扬尘处罚1起,处罚1万元整。四是做好综合整治,严格文明执法。通过采取疏堵结合、管教并举、联合执法等方式,扎实开展整治住建领域违法行为的专项治理工作,同时紧抓职工的专业知识及政策法规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执法水平和管理水平。

2024年,我局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2025年,我局将紧密结合年度任务和工作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继续深入抓好全局党建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二是继续深入推进县城建设,确保城市面貌水平不断提升;三是继续深入推动回迁安置工作,聚力解决县城历史遗留问题;四是继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