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4010/2022-14836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发布机构: 兴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2-07-11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兴市监处罚〔2022〕 58 号
2022-07-1115时15分 浏览次数:

兴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行政处罚决定书

兴市监罚〔2022 58

当事人:                                                  

主体资格证照名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住址:                                                

经营者:                             

身份证号码:                                 

2022422日,受我局委托的河北德诺商品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当事人经营的白萝卜进行抽样检测。202256, 河北德诺商品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出具了检验报告(编号:DNSPJD22A06670,经抽样检验,噻虫嗪项不符合GB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2022510午,在接收到检验报告后,我局执法人员立即向当事人直接送达了该检验报告,并对当事人进行了检查,经查,在当事人经营场所未发现上述抽检批次的白萝卜。送达检验报告时,负责人付鹏远当场提供了供货者的营业执照打印件、购进票据打印件,不能提供被抽捡白萝卜食用农产品台账和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或合格证明文件等能够证明其购进涉案食用农产品时查验了其合格证明的证据材料,当事人未就该检验结论提出异议,也未提出复检要求。

调查认定的事实:经查明,当事人于2022415日早晨,由承德双桥区柳树底蔬菜果品批发市场处购进被抽检的白萝卜20.5公斤,单价为0.45/斤,销售价为3/斤,除了卖给检测公司的1.98公斤,剩下都卖给本地的消费者了,已全部售出,没有库存,共获得销售款61.5元,该案货值金额为61.5元,违法所得61.5元。当事人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用农产品白萝卜购进上述食用农产品时,查验并索要了供货商营业执照打印件,销售收据打印件,但未查验也不能提供证明涉案食用农产品合格的证据材料。

上述事实,现场检查笔录、现场检查照片、询问当事人笔录、当事人营业执照等在卷佐证,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20226 30日,我局向当事人下达了《兴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兴市监听告字2022〕24号),告知了当事人拟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和处罚内容,并告知其依法享有陈述、申辩和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未提出陈述、申辩及要求举行听证。                                                                                                

案件性质:当事人经营噻虫嗪超标的白萝卜且在进货时未记录食用农产品台账和未查验产地证明或合格证明的行为,违反了《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禁止销售下列食用农产品:(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销售者采购食用农产品,应当按照规定查验相关证明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采购和销售”第二款“销售者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用农产品名称、数量、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6个月”的规定,属于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用农产品且未严格履行进货查验制度的行为。

自由裁量理由等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鉴于当事人经营规模较小,涉案食用农产品白萝卜数量、货值非常少,故社会危害性小。在当事人经营过程中和我局调查期间,我局未接到对当事人的投诉和举报,同时当事人积极配合调查取证,并认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愿意接受处罚,表示要认真改正,承诺在以后的经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履行进货查验义务,保证不再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用农产品。结合省市疫情期间稳定经济发展精神和当事人的违法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为优化营商环境,扶持个体民营经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条第二款:“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条:“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的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参照《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规范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裁量权的指导意见》“三、行政处罚裁量权的适用规则(七)行政处罚裁量情形;3.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一)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如实陈述违法事实并主动提供证据材料的;(二)违法行为轻微,社会危害性较小的”和《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第五条“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应当遵循合法原则、过罚相当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综合裁量原则。”第十条:第一项、二项“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1)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如实陈述违法事实并主动提供证据材料的;(2)违法行为轻微,社会危害性较小。”的规定,符合减轻处罚的规定,建议对当事人减轻处罚。

处理意见及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一)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款“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三)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进货时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或者未按照规定建立并遵守进货查验记录、出厂检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制度;第四款,食用农产品销售者违反本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照第一款规定给予处罚”。和《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的违法行为,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五十条第二款“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十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给予处罚”之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对当事人做出如下行政处罚:

1、警告;2、没收违法所得61.5元;3、罚款5000.00元。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本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携缴款识别码到指定银行或者网上银行缴纳罚没款。到期不缴纳罚款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二第一款第()的规定,本局将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并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如对本处罚决定不服,可在接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承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或者兴隆县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在六个月内依法向兴隆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本行政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

 

 

罚没许可证编号:08060017

 

 

                            

                        兴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印 章)           

                                202178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依法向社会公开行政处罚决定信息)

 

本文书一式二份,一份送达,一份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