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持续走好兴林之路 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吴亚平
我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毗邻京津,总面积3123平方公里,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如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2%,居华北县区首位,是京津周边最大的一块绿地。县城负氧离子含量在每立方厘米8000个左右,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52天,2014年以来连续五年入选全国深呼吸小城100佳。
我县有国家级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六里坪森林公园,生态优势明显。先后荣获省级园林城市、农业部2017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018年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2019年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19年11月14日,对于兴隆人民来说,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日子,我县被国家生态环境部授予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这也是河北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地区。我县还是林业部命名的 “中国山楂之乡”、“中国板栗之乡”。
早在清朝(1661年)时,兴隆的大部分境域被划归清东陵“后龙风水”禁地,严禁开垦、种植、伐木、采矿、狩猎等活动,封禁时间长达254年。乾隆三十五年,清政府发布的封禁令,措辞相当严厉:“后龙风水禁地,凡木桩以内军民不得越入,各宜凛遵。如敢故违,严拿从重治罪。” 光有禁令还不够,清政府还拨出专款,用于踏查勘界,划出禁区明示百姓。并设十七个兵营,驻扎清兵,负责风水禁区的守备。由于长期的封禁,使得兴隆境内“遍地泉涌、草木丛生、古树参天、野兽成群”,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一度有着“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粥锅里”的美誉。这场由皇家主导,史上最高规格的封禁,成就的兴隆这片热土甚至比世界级生态保护的典范——美国黄石森林公园(1872年)还要早二百多年。“郁葱千里绿阴肥,涧水萦纾一径微”诗中林木郁郁葱葱,水清径深,这是民族英雄戚继光笔下的兴隆;“巉岩瀑布挂前川,树冷烟寒幂碧天。”诗中青山叠翠,碧波荡漾,这是康熙皇帝眼中的兴隆;还有郦道元、徐霞客、顾炎武、乾隆皇帝等人都在兴隆留下了赞颂美好生态风光的诗篇。
民国初年,守陵军军饷吃紧,北洋政府更是无力解决。1915年,下令开禁“后龙”部分区域,可以开垦土地和部分森林。从此,一开不可收拾,外地资本纷纷涌入兴隆,争相开办大小木行。据记载,仅在雾灵山、六里坪的山林中每日就有千余人伐木,连续长达十余年的糟蹋作践,酿成了一场举世罕见的生态破坏惨案。1925年,在兴隆设林垦局,时任林垦局长的陈玉麟目睹了兴隆过度伐木开发的情况,就提出了“兴林保田,维护自然”的为政理念,并制定了筹备苗圃、保护森林等举措,可以说奠定了我县发展林务、保护生态的基础,拉开了“生态兴隆”建设的序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滥砍乱伐得到了有效控制,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分得了土地、荒山后,可以在属于自己的荒山、荒滩上植树造林,这极大地调动了群众植树栽果的积极性。人民政府也加强了对林业工作的领导,专门在雾灵山脚下建立森林抚育站,对雾灵山林区进行抚育管理,并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全民性植树造林运动,1956年末,林果面积达到34.3万亩。五六十年代,我县掀起大搞绿化、植树造林运动的高潮,为解决缺乏树苗树种问题,发动群众献苗、献种、献钱的“三献运动”,同时组织宣传队深入农村社队,建“光荣榜”、“后进牌”,鼓舞先进,鞭策后进,激发了全县群众植树造林的干劲,当时,兴隆的植树造林就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和示范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生态为本”发展林果的决心、信心从未改变,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80年代初,我县组织开展了立县之本的大讨论,最后县委、县政府确立了“林果立县”的发展战略。取缔“五小”工业,封山禁牧,严禁发展污染企业,关闭了磷肥厂、硫酸厂、化工厂、造纸厂、黄金氧化厂等五十余家污染企业;严禁陡坡开荒种地,严禁砍伐森林,关闭木材、木料加工企业;研究制定荒山造林责任制,进一步放宽了林业政策,规定凡是适宜植树造林栽果的荒山、荒滩、四旁(宅旁、河旁、路旁、村旁)隙散地都必须明确植树责任者,实现山山有责、树树有权,对承包50亩以上荒山造林者给予扶助。80年代中期,全县有造林栽果百亩以上专业户496个,造林植果50—100亩的重点户1734个,“两户”承包荒山7.2万亩。林业专业户、重点户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全县的植树造林,加快了绿化步伐。1984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兴隆视察,在听取我县委汇报后说,充分肯定了我县以林果为主发展山区经济的经验和做法。青松岭是隶属我县的一个小镇,因拍摄的电影《青松岭》的故事发生于此而驰名全国,而后凭借丰富的林果资源,建立起果品加工厂,研制出全国第一瓶山楂果茶,并很快占领北京等各地市场,成为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中国跳水运动员、游泳队的指定饮料,一时间,“青松岭”牌果茶在市场上风光无限。到1990年末,我县林果面积达到192.5万亩,森林覆盖率41.1%。1993年,我县被评为河北省造林先进县。
2000年以后,我县抓住国家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的机遇,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风沙源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等大项目,兴隆的生态状况和生态经济有了又好又快地发展。进入新时代以后,全县上下认真总结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加深刻认识到,对兴隆而言,悲莫大于林衰,若林衰,则兴隆衰;幸莫大于林兴,若林兴,则兴隆必兴!我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对承德“要定位于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重要指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确立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路,将“林果立县”调整为“生态立县”,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巩固提升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成果的重要抓手和全县“四位一体化”生态建设工程之一,对照5大类33项创建指标,通过创新思路、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强化监督,形成高位推动、全面展开、跨部门协作的良好局面,统筹推进新时代“生态兴隆”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聘请国家林草局调查规划设计院高标准编制《河北兴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以“创森”举措守住自然生态;大力实施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林地面积发展到321万亩,林木覆盖率、城区绿化覆盖率等主要指标均达到或超额完成任务;立足全县105万亩、5250万株果树挖潜增效,滚动实施“品种选育、提质稳价、精深研发、市场拓展”四大工程,做强做优森林产业,农民人均果树达到220株;引导中景信兴隆山、荣盛塞外江南等景区投入9000余万元,中冶置业等地产开发企业投资2.4亿元,实施造林造景、补植补绿,配建红石郡公园、西出口凤凰广场等城市公园增加绿地面积360亩以上;县城在增林补绿亮色的同时,筹资3.1亿元实施管线入地等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有效保证了城区森林树冠发展空间,县城林荫道路率达到30%以上;坚持传承森林文化,开展创森“五进”活动100余场次,发动广大群众自发建设小花园、小果园和美丽庭院,全县289个行政村的游园和公共绿地覆盖率达到100%,兴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保持全省前列、承德第一,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森林面积逐渐扩大,护林防火责任也越来越大,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健全,责任明确,全面开展护林防火工作,数千名专兼职护林员日夜守护着一片片山林,全县广大群众更是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着森林资源,数十年来从未发生过重大山林火灾。由于多年的生态保护和建设,许多罕见的野生动物在山林中重现身影,猕猴、黑熊、野猪、袍子等在兴隆境域频繁发现。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视宁度”也越来越好了,头顶的星空愈发灿烂。兴隆观测站用施密特反射望远镜,已发现了两千多颗小行星,其中五颗是近地小行星,用科学家和文学家的名字命名的有:“陈景润星”、“袁隆平星”、“巴金星”、“金庸星”,观测成绩排在国际前五位。在兴隆的星空下,即便肉眼也能看到极限。一位酷爱天文的作家曾形象地说,中国人看星空的眼睛在兴隆,绿色兴隆有双黑色的眼睛,我们用它来遥望灿烂的星空。
我县委书记薛青松指出:“兴隆的魅力在于生态,在林果发展的树梢上,也在生态建设的山水间。”近几年,县委、县政府按照“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大力发展“优质果品”和“文旅康养”生态富民产业。如今兴隆,山川秀丽可观景、果品优良可采摘,截至目前,兴隆共发展了苹果20万亩、山楂22万亩、板栗56万亩,年产果品50万吨,再加上其他杂果,总数超过了百万亩,其中板栗和山楂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仅果品收入一项就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7000多元。河流丰盈可荡舟、空气富氧可养生,我县把全域旅游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下大力气规划开发。其中,仅2017年和2018年就实施项目过百项,投入资金过百亿元,打造出了总长110公里的精品旅游路线和诗上庄诗歌小镇、南天门满族风情小镇等6个特色小镇以及文化创意、民俗风情、天文科普等十大旅游业态,并做到了旅游景点、精品旅游路线和特色小镇等业态的有机组合,推动了兴隆全域旅游的四梁八柱体系快速形成,旅游“三产”的兴起,再次带动了农民人均收入走高,2019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1万元,居全省山区县、全市所有县之首。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追求的梦想,每一座城市都有它发展的坐标。对于我县而言,将森林引入城市、让城市坐落在绿色生态中,把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生态宜居的现代森林城市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城乡建设与生态维护统筹规划,开发改造与植树造林同步进行,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走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之路,就是他们追求的梦想和发展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