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4028/2025-00044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发布机构: 兴隆县教育和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25-01-10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兴隆县教育和体育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
2025-01-1016时35分 浏览次数: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中心,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效益,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有序推进。

       一、聚焦主责主业,教育改革工作扎实推进

      (一)教学改革实现新作为。一是教研活动有效开展。发挥二中、六道河、小东区中学学科联合教研基地校作用,共组织联合教研活动120余次,巡课2000余节。组织全县中小学开展《教学评一体化的解读与实践》《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等主题教研活动24场,参研教师1500余人次。2024年,我县被列为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区;六道河中学被教育部评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兴隆一小、六道河中学被评为河北省中小学实验教学实验校。二是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创新。制发《兴隆县教育和体育局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转变课堂评价方式,构建直评(领导)、互评(教师间)、自评(教师)、间评(学生)“四评”体系。大力推行“三段四环节”思维课堂教学模式,推进各级“思维课堂”样课筛选录制工作,审核县级达标课366节,录制县级样课275节。三是教育教学质量大步迈进。高考方面,县一中强基上线(一本线)241人,较2023年增加91人,强基增长率62%;本科上线650人(含艺体生),本科增长率16.6%;多位优秀学子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双一流名校录取,创近三年最好成绩。职中高考本科上线67人,综合评价位列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提升工程名牌学校第一档。中考方面,高分人数(文化课500分)305人,高分率12.5%,全市排名前进3个位次;优秀率21.5%,全市排名前进1个位次;及格率72.1%,全市排名前进1个位次;平均分402.71分,全市排名前进2个位次;“三率一分”由去年的全市排名并列第9位上升到第7位。

     (二)育人机制实现新拓展。一是健全五育并举育人机制。实施“五个同一”(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读一本书、同会一项劳动技能、同上一堂思政课)示范引领工程,并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载体,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审美意识、阅读习惯、劳动技能和政治意识,实现育人目标的统一,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以“礼仪文化、感恩文化”为抓手,以推动“4+1”特色校园创建行动为标准(“4”是共性目标:文明校园、平安校园、书香校园、健康校园;“1”是个性目标:指每所学校自身的特色),积极创办有地域风采,有独特文化的特色校园。涌现出大石门小学“孝”文化、三道河中学“善”文化、安子岭小学“诗”文化等一批特色学校,育人成效显著。三是大力推行“主题月活动节”主体育人行动。深入结合“五个同一”工程和“4+1”特色校园建设,明确每月育人主题,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阵地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四是全面推进科学教育。研究制定《兴隆县教育和体育局等七部门关于落实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工作方案》,全面推行“332”科学教育行动计划,即“3大基地发挥主体作用,3大模块协同开展,2个中心全力推动”。目前,我县已完成74所学校的科学教育组织建设工作,逐步建立完善学校研学实践基地目录,并与天文台、溶洞、瑞泰山楂技术科技研究院等106所实践基地达成合作,累计开展科学实践研学活动97次,实现中小学校全覆盖。

    (三)校长队伍实现新活力。一是聘任制改革全面推进。以三小为试点,实行校长、副校长职级制改革,共聘任校长1人,副校长2人,发放职级工资;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启用储备库中后备干部18人,担任学校校长、副校长和校长助理、主任助理,为质量提升积蓄中坚力量。二是队伍素质全面加强。聘请北京、保定等地专家对全县书记、校长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党组织建设等专题讲座及培训6次;选派125名校长参加全省入职校长培训;组织5名校长参加国培、省培、骨干校长培训;为书记校长推荐必读书《卓越校长六大核心素养》为学习用书,并召开书记、校长读书分享交流会2次。成立贾利民名校长工作室,第一期入选10名成员,通过传帮带培,提升校长队伍整体素养。同时,对接“云南省优秀校长高级研修培训项目”,邀请100名云南中小学优秀校长到六道河中学,开展为期7天的跟岗研修培训学习,实现两地校长间的互促共进。三是工作热情全面激发。研究制定《兴隆县基础教育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方案》,设立校长(书记)专项绩效,按照“优绩优酬”原则,2024年,发放校长专项绩效13.5万元。

    (四)师资建设实现新飞跃。一是师德整治效果得到巩固。年初以来,召开师德师风专题警示教育大会1次;组织师德考试2次,及格率均达到98%以上。组织学生家长开展师德师风网络评价活动,家长满意利率达95%。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共计评选市级师德标兵9人,县级师德标兵10人。9月在全县教体系统中开展一次师德标兵先进事迹巡讲活动,起到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王海栓同志被人社部、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二是教师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新入职免费师范生24人;建立重点哺育教育领域事业编制“周转池”,周转事业编制65个全部用于7月份教师招聘;建立县城及周边学校学科教师储备库,通过笔试、面试,共入库中小学学科教师71人。在一中、二中、小东区中学、半壁山中学推进实施“县管校聘”改革,共有24名教师接受民主评议后上岗,落聘1人。三是教师专业水平得到提高。实施“强师、青蓝、普训”三大工程,建立“师带徒”评价机制,发挥300多名国家省市级“骨干、精英、卓越教师,燕赵名师和优秀教师”和11个名师工作室的指导带动作用,每位名师指导3名以上青年教师提升政治素质、专业能力。组织市级骨干教师、精英教师、卓越教师录制县级样课245节。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分层、分类培训,累计培训13701人次。开展“走出去,学回来”培训活动,选派17名青年骨干教师赴北京、江苏、山东等地名校培训跟岗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五)体制机制实现新优化。一是办学体制改革稳步实施。充分利用县一中“优质教师、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资源,开设初中班(招收80人),在实现初、高中教育有效衔接的同时,有效缓解县城中学的入学压力;在职中开设职普融通班(招收200人),构建高中阶段职普协调发展、融合发展的办学新格局,实现人才多样化培养。在一中、二中、挂兰峪中学率先推行大年级组制改革,实行校领导包年级制,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管理工作的运转效率。二是绩效工资改革成效显著。研究制定《2024年兴隆县教育系统教职工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和《2024年兴隆县教育系统绩效工资提标资金分配办法(试行)》,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向一线教师倾斜、向班主任倾斜”原则,共发放绩效工资提标资金395万元。三是职称评聘改革落地生效。制定《兴隆县教育和体育局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实施方案(试行)》,完成1207名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岗位聘用工作,全部为任课教师,进一步提振了一线任课教师士气。

     (六)保障体系实现新提升。一是抓好责任落实,强化安全意识。组织召开全县校园长安全工作会议6次、专题视频会议5次、防溺水和校园安全联席会议2次,指导转发、制发预警性和指导性安稳文件 87个,与各校(园)长签订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三项目标责任书,厘清了安全职责;紧盯校园食品、校园欺凌、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成立8个督导组,围绕开学前后、“五一”“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对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12所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检查,累计排查并督促完成整改一般性安全隐患398个,有效保障了全县学校安全稳定;全面落实“1530”安全教育机制,全县各级学校共召开主题班会816节,组织防灭火、防震演练8次,发放防溺水、森林防火、交通安全提示单共12.6万份;组织校园食品、校园欺凌、消防安全培训2期,参培人员150余名。二是全面落实资助政策,确保应助尽助无遗漏。全年共落实义务教育生活补助资助6920人次,资金395.98万元;学前教育资助807人次,资金28.25万元;高中“三免一助”资助6289人次,资金369.47万元;中职“三免一助”资助8034人次,资金694.72万元;大一新生路费及短期生活费资助78人,资金5.7万元。落实了“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共资助2338人次,发放补助金350.7万元,做到了应助尽助。全年累计贷款1457人,批准贷款金额2029万元,做到了应贷尽贷。所有农村中小学全部落实了“5元每人每天的”补助标准,实现了应享尽享。三是营造良好法治氛围,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建立“三个一”法治教育体系,通过法治专题课、法治教育广播、法治宣传片加大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宣传,实现法治教育全覆盖。聘请75位法治副校长进入校园进行法治宣传,从身边的案例说起,进行宣传教育150多场次,“两法”观念深入人心。联合旅文、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发现隐患问题62条,做到立查立改。组织全县学校对留守儿童、家庭监护责任缺失学生、打架斗殴学生等重点群体开展全面起底排查,排查出涉及有暴力倾向及与外校人员勾连学生105人,已逐一落实包保教师、帮扶举措,打击了有校园霸凌倾向学生的气焰。

     (七)办学条件实现新发展。一是学校建设项目不断推进。投资18974.77万元,新建第三中学、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二期、第二小学附属幼儿园教学楼及附属工程3个项目,目前正在施工,建成以后将极大增加县城学校学位供给。二是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乡村小学“专递课堂”覆盖率达40%以上,完成5所市级网络教学示范校、8所市级数字校园认定工作;所有中小学和教学点全部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共享。

      二、擦亮体育名片,全民健身热情不断高涨

    (一)体育品牌影响力有效提升。先后开展了京津冀蒙辽五省跆拳道公开赛、首届环兴隆老虎沟水库徒步越野赛、中国中学生跆拳道北部赛区联赛、首届少儿体能大赛、户外在河北京津冀徒步大会(六里坪奇石谷)站、兴隆县雾灵山京津冀徒步大会、2024河北“和美乡村”兴隆半程马拉松赛、爱长城向未来京津冀自行车(兴隆站)活动等大型体育赛事,累计吸引全国各地的体育爱好者10950余人,极大提高了兴隆体育品牌的影响力。在河北省“全民健身5个100最美系列展示评选活动中”,获“最美体育惠民示范工程”荣誉称号;在河北省“首届全民健身大会突出贡献奖评选活动”中获得“最具人气赛事活动”奖。

    (二)全民健身热情不断提高。联合县工会开展全县职工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象棋比赛,先后开展兴隆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兴隆县志学家具杯中小学生乒乓球赛,兴隆县社区运动骑行活动、8月8全民健身日系列赛事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近万人,营造了良好的群众体育氛围。

    (三)体育场馆建设逐步完善。后苗圃体育馆已完成室内墙体装修装饰、室内电路改造、棚顶改造、墙体外窗更换,预计25年5月份投入使用。东西入场完成安装;办公区已完成改造。老二中运动场室外篮球场2个、室外羽毛球场6个、排球场1个、室内乒乓球馆1座、跑道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三、强化党建工作,时刻筑牢政治思想根基

    (一)持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党纪学习教育、学校思政建设、作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以及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累计组织学习12次。制定中心组学习计划,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以及二十届二中、三中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全年共组织学习11次,集中交流研讨4次,完成书记讲党课2次。通过党建指导单定期推送政治理论学习内容,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结合12371共产党员网等线上平台,推进政治理论学习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实提高教体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

     (二)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优化议事规则,明晰书记、校长职责。成立基层学校党委4个,调整党组织书记1人。为较大规模学校配备专职副书记29人,为偏远教学点配备党建指导员11人,实现全县所有公办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领导全覆盖。调优配强班子成员51人,全县学校干部队伍整体趋于年轻化。持续落实《全县教体系统党建工作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传承红色基因,突出党建引领,积极推进党建与学生德育、教学工作、师德师风、校园文化、校园安全、学校治理等方面工作深度融合,落实党员干部帮扶包联工作机制,设立党员名师工作室、党员示范岗示范、责任区,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各基层党组织“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六道河中学通过首批“河北省中小学校党建示范校”培育单位验收,兴隆二小入选第二批“河北省中小学校党建示范校”培育单位。

     (三)切实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于教育的全过程,全力推进“三进”工作落实。落实教师集体宣誓制度,强化师德考核,签订师德承诺书和廉洁从教承诺书。建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轮训制度,开展德育干部和思政课教师集中培训4次,思政课主题研讨培训 21 场。持续开展“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学雷锋见行动”“清明祭英烈”“中华经典诵读”等主题育人活动,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同时,强化舆情管控,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不信谣不传谣,切实提高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应对能力。

       四、加强廉政建设,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一)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局党组领导班子履职尽责,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党对教体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召开党组会、班子会,统筹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成立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专班,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学习计划,下发工作提示3期,购买、印发学习材料2000余份,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讨论交流等方式,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举办读书班1期,组织专题集中研讨1次,开展警示教育4次,对4起典型案例进行通报传达。书记讲党纪专题党课1次。

      (二)常态化开展作风纪律整治工作。在春节、元旦、端午节、中秋节、教师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工作提示或者党建指导单有针对性予以提醒,要求全体在职教师清正廉洁,遵规守纪。印发《关于做好纠治违规吃喝等“四风”问题提醒谈话的通知》,局长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分管股室负责人分别进行了谈话,强化提醒和警示作用。严格排查各种信访隐患,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做好信访人的稳控工作,对信访重点人实时监控,确保稳控在当地。累计签批信访件23个。

      (三)深入开展“群腐”专项整治行动。成立8个专项整治小组,列出校园食品安全等11项重点问题整治清单。在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两个“小切口”方面,通过“四查”、三方审计、回头看等方式共发现问题302条,列入问题台账166条,其中校园食品安全方面列入问题台账29条,全部整改完成;膳食经费管理方面列入问题台账137条,整改完成133条。移交纪委问题线索6条。目前,累计组织处理62人次,留置2人。为群众办实事2项,建章立制16个。

 

                                                                                                                                                                                                                                                                                  2024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