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力齐发"统筹推进生态创新发展
2020-12-2416时11分 浏览次数:

我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坚定“生态立县”方向和“增林涵水”举措不动摇,2019年,正式获评全国第三批、河北省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在河北省“三创四建”活动中,我县按照省委书记王东峰在兴隆调研提出的“走新时代生态县创新发展之路”重要指示,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巩固提升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成果的重要抓手和全县“四位一体化”生态建设工程之一,对照5大类33项创建指标,“三力齐发”统筹推进新时代“生态兴隆”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突出规划引领力,联创联建促统筹。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一把手”工程。以“创森”理念统筹规划编制。在承德市率先聘请国家林草局调查规划设计院高标准编制《河北兴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启动创建工作,结合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占国土空间面积的36.82%,自然保护地面积净增11.51平方公里。以“创森”举措守住自然生态。牢牢把握“保护-建设-治理-提升”工作主线,持续开展陡坡开荒治理和名木古树挂牌保护,明确“全面禁止天然林采伐和经营性采伐,木材加工厂只减不增”,有效保证了兴隆县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市乃至全省的领先地位。以“创森”工作引领发展全局。发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引领作用,细化和完善“六城同创”指标推进举措,同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家文明城、国家双拥模范城。

保持攻坚持久力,善作善成保实效。有针对性地加强森林生态体系、产业体系、文化体系和支撑体系建设。大力实施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林地面积发展到321万亩,林木覆盖率、城区绿化覆盖率等主要指标均达到或超额完成任务。立足全县105万亩、5250万株果树挖潜增效,滚动实施“品种选育、提质稳价、精深研发、市场拓展”四大工程,做强做优森林产业,农民人均果树达到220株,大力发展以丹参、甘薯为主的南部“万亩林下经济产业带”,以山楂、板栗为主的林果产业收入占贫困群众收入的60%以上。为保证森林质量,建立和完善了有害生物和森林火灾联防联控体系,以创建兴隆山楂联创国家级和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契机,续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山楂)标准化生产基地12.1万亩,认证有机果品基地面积5000亩。同时,坚持传承森林文化,开展创森“五进”活动100余场次,组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万人志愿签名”,常态化开展义务植树,大力培树“青松岭”“诗上庄”等生态品牌,“两山”理论和“塞罕坝精神”已在全县形成深度共识。

发挥创建组织力,共建共享创机制。探索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全社会共建共享”的创建工作模式。一是整合项目资金。县城在增林补绿亮色的同时,筹资3.1亿元实施管线入地等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有效保证了城区森林树冠发展空间,县城林荫道路率达到30%以上;农村筹资1.96亿元实施“山水林田湖”系统修复项目,在撒河等主要流域新建“林水生态廊道”60.2公里,保持“全域活水、清水出县”。二是引导企业投入。中景信兴隆山、荣盛塞外江南等景区投入9000余万元,实施造林造景、补植补绿,中冶置业等地产开发企业投资2.4亿元,配建红石郡公园、西出口凤凰广场等城市公园3个,增加绿地面积360亩以上。三是发动群众参与。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广大群众自发建设小花园、小果园和美丽庭院,全县289个行政村的游园和公共绿地覆盖率达到100%,兴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保持全省前列、承德第一,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